为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助力教师探索人工智能时代教学改革新路径,4月16日,理学院举办“AI赋能教学创新”专题报告会。会议特邀教育部智慧教学之星、校级教学名师鱼海涛教授,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课程顾问、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培训部讲师申万正宇作专题报告。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共120余人参会,现场学术氛围热烈,教学研讨成效显著。
教育部智慧教学之星鱼海涛教授以《AI赋能教学创新 构建高质高效课堂》为题,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高度切入,深度剖析AI技术赋能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他结合国家《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政策导向,通过“AI破解教学痛点”“智能重塑师生关系”“数智课程建设路径”三大维度,系统阐释了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推动教学流程再造与模式创新。
报告重点展示了数智课程建设的“三阶推进法”:运用知识图谱技术构建课程智能框架,依托自适应学习系统实现精准施教,通过智能评测模块完成教学闭环。鱼教授以《大学物理》课程为例,现场演示了AI赋能的“课前智能诊断—课中动态调适—课后个性推送”全流程教学案例,为在座教师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本。
申万正宇讲师立足《“智慧升级,未来已来”雨课堂AI教学平台助力智慧课程建设》主题,聚焦教学场景的智能化升级。通过实时演示,他生动展现了西安科技大学雨课堂智慧教学平台(AI版)的7大新增功能:AI智能备课助手、课堂情感识别系统、作业智能批改模块、学情预警雷达、虚拟教研室空间、多模态资源库及教学数据驾驶舱,引发参会教师热烈讨论。
在实操环节中,申老师现场引导教师体验“轻量化、可拓展”的AI课程建设方案:利用平台AI脚本生成器,快速完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设计框架;通过语音驱动虚拟助教,实时生成三维动态课件;调用智能题库系统,实现习题难度自适应匹配。特别展示的“AI学情画像”功能,可精准识别学生知识盲区并生成个性化学习路径,为因材施教提供了技术支撑。
理学院教学副院长在总结中指出,本次报告会既是教育理念的革新洗礼,更是教学改革的冲锋号角。他强调全体教师要把握“三个融合”:将AI技术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将智慧平台与审核评估指标体系有机融合,将数智赋能与理科教学特色创新融合。学院将设立“AI+公共课教学”专项教改项目,建设智慧教学示范课堂,全力推进教育教学数字化战略行动。
此次报告会通过专家引领、技术赋能、实践指导的多维联动,为教师破解了智慧教学的技术壁垒,拓宽了教育创新的思维视野。理学院将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持续深化“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实践,着力构建“智慧引领、数据驱动、师生共长”的教学新生态,为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注入强劲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