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红链赋能砺初心 青创先锋践使命 ——“红链青创·秦川星火” 社会实践活动(一)

发布日期:2025-07-12 23:45  点击:

  为深入学习党史,传承红色基因,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感悟革命精神,7月12日,理学院“红链青创·秦川星火”实践团开展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前往西安事变纪念馆和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感悟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西安事变纪念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建国路 69 号,依托西安事变重要旧址张学良公馆、杨虎城止园别墅建成,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与青少年教育示范基地。馆区总面积 9141 平方米,其中张学良公馆由东、中、西三栋砖木结构洋楼组成,是事变策源地与张学良在西安的居所;杨虎城止园别墅则以民族风格砖木建筑,承载着杨虎城将军参与事变的重要历史印记。

走进纪念馆,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个个还原的场景,都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展览通过丰富的史料,系统地展现了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经过及其历史意义。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步步加深,到国内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从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的爱国情怀,到他们为劝谏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而采取的 “兵谏” 行动;从中国共产党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所做出的努力,到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不时驻足凝视,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为国家和民族利益挺身而出的担当与勇气。

在张学良公馆西楼,西安事变场景被生动还原。屋内陈设如旧,桌上文件、墙上地图,瞬间将同学们带回 1936 年的风云时刻。同学们感慨,身临其境才更懂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于民族危亡之际的艰难抉择,其爱国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还积极与讲解员互动,就西安事变的细节、历史影响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同学们表示:“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对西安事变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革命先辈们用行动诠释了爱国的真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努力学习,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设立的重要办事机构,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发挥了联络友军、输送物资、接待过往革命同志等重要作用,见证了无数革命先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峥嵘岁月。

活动中,同学们依次参观了旧址内的办公室、会议室、宿舍、厨房等复原场景,仔细聆听了关于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工作和生活的感人故事。泛黄的文件、锈迹斑斑的武器、简陋的生活用品,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生动展现了革命先辈们在艰苦环境中坚守信仰、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同学们不时驻足凝视这些珍贵文物,彼此轻声交流感悟。 大家沉浸在对革命历史的追思中,深切领悟到先辈们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与不懈努力。

参观结束后,阳光透过纪念馆的雕花窗棂,在青灰色的砖墙上洒下斑驳光影。在鲜红的党旗下,同学们整齐列队,神情庄重,举起右拳,由应用统计2401班董妍领誓,庄严宣读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铿锵有力的誓言回荡在纪念馆内,不仅是对革命先辈的深切缅怀,更是对初心使命的坚定重申,让在场的每一位同学都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

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参观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更加直观地了解了革命历史,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重温入党誓词让同学们再次坚定了理想信念,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会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此次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以西安事变纪念馆和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为载体,让同学们重温了历史,接受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理学院将通过这样的活动,引导青年学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将革命精神转化为学习和奋斗的动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学业和社会服务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