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
工程力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西安科技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可追溯到1958年创建的矿山工程力学学科,始建于以力学两位杰出校友魏悦广院士、何琳院士为代表的1977年西安矿业学院力学师资班。近年来,本专业与学校的能源安全特色相结合,着力打造建立“能源安全+”、“智能制造+”和“大数据”相融合的发展模式,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培养能够解决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智慧矿山开采等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学术型人才。本专业拥有一支较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包括省级教学名师、霍英东青年教师、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省青年杰出人才等,于2007年获得省级教学团队称号,2019年在“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综合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20年入选陕西“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理想信念坚定正确,具有良好思想道德修养、健全人格、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力学及机械、采矿、土木等工程领域所需的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自然与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在相关领域从事与工程结构设计、性能优化、力学计算方法和工程软件开发等方面的设计、研究、研发及管理工作的创新性研究型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五年左右达到以下预期目标:
目标1: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力学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针对复杂力学工程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系统解决方案并应用于工程实践。
目标2:掌握力学、现代工程及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工具、方法和手段,具有进行科学研究、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的能力。
目标3:有较强的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够与国内外同行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同工作。
目标4: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把握力学发展趋势和前沿,具有在实践中创新的能力。
二、培养要求(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力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力学模型建立、实验设计与操作能力,进行大型工程软件开发与应用训练,具备较好的科学素养、科学研究、教育教学、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工程力学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
1.1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应用到复杂工程力学问题的恰当表述中,并针对力学系统或过程建立合理的模型,并达到适当的精度要求;
1.2能将工程和专业知识用于判别工程构件的力学极限和优化途径,并用于工程构件的设计、控制和改进。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工程力学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通过文献研究,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复杂工程力学问题,并掌握力学分析的基本方法;
2.2具备识别、表达、分析复杂力学工程问题的能力,以获得有效结论,能分析复杂力学工程问题的解决途径并改进。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机构和结构,并能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以及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掌握与力学相关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确定设计目标,能够在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现实约束条件下,通过技术经济评价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3.2能够通过建模进行力学计算和方案设计,能够用图纸、报告、实物或仿真结果等形式,呈现设计成果。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工程力学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收集、处理、分析与解释数据,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并应用于工程实践。
4.1能够根据工程所需力学性能采用正确的力学实验方法进行测试。
4.2能够基于专业理论,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根据对象特征,选择研究路线,并能选用或搭建实验装置,安全的开展实验。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能够开发、选择与使用现代工具预测、模拟复杂工程中的力学问题,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2能够识别复杂力学工程问题中的各种制约条件,合理选择现代力学计算工具。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具有力学和相关工程领域、及人文相关背景知识。
6.2能分析、评价复杂力学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了解工程力学专业相关的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
7.2理解力学研究领域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能够评价工程力学实践活动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履行责任。
8.1理解中国力学领域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及个人责任。
8.2理解基本职业道德的含义及其影响,理解力学工程师的职业性质与责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并独立完成指定的工作任务或合作开展工作。
9.2具备组织、管理、协调能力,能够根据需要在团队中担任负责人的角色,组织、协调团队成员有效地开展工作。
10.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具备识别、表达、分析复杂力学问题的能力,通过文献研究,运用数学、自然科学等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复杂力学问题。
10.2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具有外文信息获取、沟通与表达能力,能够在跨行业、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与交流,对力学领域国际发展状况有一定了解,并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
11.项目管理:在与工程力学专业相关的多学科环境中理解、掌握、应用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决策能力,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理解并掌握应用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1.2能够将工程管理原理和经济决策方法用于力学问题的解决和项目管理。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有提高自主学习和适应工程新发展的能力。
12.1能在社会和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认识到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12.2能追踪力学专业发展动态,包括对力学领域新知识的理解、归纳和总结;具备自主和终身学习的准备和能力。
三、毕业条件
完成总学分172.5,其中理论教学138学分,实践教学34.5学分。另外,还需完成第二课堂10学分,并且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要求。
四、学士学位授予条件
政治思想表现良好,符合毕业条件要求,平均学分绩点大于或者等于2.30。
五、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六、主干学科
主干学科:力学。
七、核心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机械振动、流体力学、实验力学、有限单元法
八、教育教学体系结构
教育 体系 |
课程体系 |
必修课程 |
选修课程 |
总学分 |
比例 (%) |
最低学时 |
最低学分 |
最低学时 |
最低 学分 |
通 识 教 育 |
人文社会科学类 |
532 |
31 |
48 |
3 |
34 |
20.00 |
数学和自然科学类 |
416 |
26 |
32 |
2 |
28 |
16.47 |
创新创业类 |
36 |
2 |
16 |
1 |
3 |
2 |
体育类 |
144 |
4 |
0 |
0 |
4 |
2 |
美育类 |
0 |
0 |
32 |
2 |
2 |
1 |
劳育类 |
32 |
2 |
0 |
0 |
2 |
1 |
公共选修课程 |
0 |
0 |
96 |
6 |
6 |
4 |
小计 |
1160 |
65 |
224 |
14 |
79 |
46.47 |
专 业 教 育 |
工程/学科基础课 |
468 |
28 |
48 |
3 |
31 |
18.24 |
专业课(含专业方向课) |
336 |
21 |
112 |
7 |
28 |
16.47 |
小 计 |
804 |
49 |
160 |
10 |
59 |
34.70 |
集中 实践 教学 |
军训、思政课实践、实验、实习、实训、设计等及其包含的劳动实践 |
154+21周 |
27.5 |
7周 |
7 |
34.5 |
20.29 |
总计 |
2118+21周 |
141.5 |
384+7周 |
31 |
172.5 |
100 |
第二 课堂 |
德育、创新创业教育、体育、美育、劳育 |
10学分 |
|
九、课程设置表
专业代码: 080102 专业名称:工程力学
教学体系 |
课程体系 |
课 程 性 质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学时分配 |
考 核 方 式 |
学期分配(学期、学分) |
开课 单位 |
总 学 时 |
理论 |
实验 |
上机 |
其他实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通识教育
|
人文社会科学 |
必 修 |
A2241010N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48 |
40 |
|
|
8 |
考 |
|
|
|
|
3 |
|
|
马院 |
A2041025N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48 |
40 |
|
|
8 |
考 |
|
|
3 |
|
|
|
|
马院 |
B2244015N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3 |
48 |
40 |
|
|
8 |
|
3 |
|
|
|
|
|
|
马院 |
A2830002N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48 |
40 |
|
|
8 |
考 |
|
|
3 |
|
|
|
|
马院 |
B2282010N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48 |
40 |
|
|
8 |
|
3 |
|
|
|
|
|
|
马院 |
A2850001N |
形势与政策(1) |
0.25 |
4 |
4 |
|
|
|
|
0.25 |
|
|
|
|
|
|
|
马院 |
A2850002N |
形势与政策(2) |
0.25 |
4 |
4 |
|
|
|
|
|
0.25 |
|
|
|
|
|
|
马院 |
A2850003N |
形势与政策(3) |
0.25 |
4 |
4 |
|
|
|
|
|
|
0.25 |
|
|
|
|
|
马院 |
A2850004N |
形势与政策(4) |
0.25 |
4 |
4 |
|
|
|
|
|
|
|
0.25 |
|
|
|
|
马院 |
A2850005N |
形势与政策(5) |
0.25 |
4 |
4 |
|
|
|
|
|
|
|
|
0.25 |
|
|
|
马院 |
A2850006N |
形势与政策(6) |
0.25 |
4 |
4 |
|
|
|
|
|
|
|
|
|
0.25 |
|
|
马院 |
A2850007N |
形势与政策(7) |
0.25 |
4 |
4 |
|
|
|
|
|
|
|
|
|
|
0.25 |
|
马院 |
A2850008N |
形势与政策(8) |
0.25 |
4 |
4 |
|
|
|
|
|
|
|
|
|
|
|
0.25 |
马院 |
A2310001N |
大学英语(1) |
2.5 |
48 |
32 |
16 |
|
|
考 |
2.5 |
|
|
|
|
|
|
|
人外学院 |
A2310002N |
大学英语(2) |
2.5 |
48 |
32 |
16 |
|
|
考 |
|
2.5 |
|
|
|
|
|
|
人外学院 |
A2310003N |
大学英语(3) |
2.5 |
48 |
32 |
16 |
|
|
考 |
|
|
2.5 |
|
|
|
|
|
人外学院 |
A2310004N |
大学英语(4) |
2.5 |
48 |
32 |
16 |
|
|
考 |
|
|
|
2.5 |
|
|
|
|
人外学院 |
B2210010N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2 |
32 |
20 |
12 |
|
|
|
2 |
|
|
|
|
|
|
|
学工部 |
S2210030N |
军事理论 |
2 |
36 |
36 |
|
|
|
|
2 |
|
|
|
|
|
|
|
学工部 |
选 修 1 |
B2281091N |
党史 |
1 |
16 |
16 |
|
|
|
|
1 |
|
|
马院 |
B2281092N |
新中国史 |
1 |
16 |
16 |
|
|
|
|
1 |
|
|
马院 |
B2281093N |
改革开放史 |
1 |
16 |
16 |
|
|
|
|
1 |
|
|
马院 |
B2281094N |
社会主义发展史 |
1 |
16 |
16 |
|
|
|
|
1 |
|
|
马院 |
以上“四史”4门课程至少选修1学分 |
选 修 2 |
A9920002N |
战略策划与战略管理概论 |
1 |
16 |
16 |
|
|
|
|
|
|
|
|
|
|
|
管理学院 |
B2022020N |
数字经济概论 |
1 |
16 |
16 |
|
|
|
|
|
|
|
|
|
|
|
管理学院 |
A1910001N |
应急管理概论 |
1 |
16 |
16 |
|
|
|
|
|
|
|
|
|
|
|
安全学院 |
以上3门课程至少选修2学分(其中《应急管理概论》限选) |
小计 |
34 |
580 |
468 |
76 |
0 |
36 |
|
|
|
|
|
|
|
|
|
|
数学和自然科学 |
必 修 |
A2011012N |
高等数学A(1) |
6 |
96 |
96 |
|
|
|
考 |
6 |
|
|
|
|
|
|
|
理学院 |
A2011013N |
高等数学A(2) |
6 |
96 |
96 |
|
|
|
考 |
|
6 |
|
|
|
|
|
|
理学院 |
A2013011N |
大学物理A(1) |
4 |
64 |
64 |
|
|
|
考 |
|
4 |
|
|
|
|
|
|
理学院 |
A2013012N |
大学物理A(2) |
3 |
48 |
48 |
|
|
|
考 |
|
|
3 |
|
|
|
|
|
理学院 |
A2011050N |
线性代数 |
2 |
32 |
32 |
|
|
|
考 |
|
2 |
|
|
|
|
|
理学院 |
A2011041N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 |
3 |
48 |
48 |
|
|
|
考 |
|
|
3 |
|
|
|
|
理学院 |
A0810001N |
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概论 |
2 |
32 |
16 |
|
16 |
|
|
2 |
|
|
|
|
|
|
计算机学院 |
选 修 |
B2095240N |
地球科学概论 |
1 |
16 |
16 |
|
|
|
|
1 |
|
|
|
|
|
|
|
地环学院 |
A1910002N |
安全工程概论 |
1 |
16 |
16 |
|
|
|
|
1 |
|
|
|
|
|
|
|
安全学院 |
B2031080N |
矿业工程概论 |
1 |
16 |
16 |
|
|
|
|
1 |
|
|
|
|
|
|
|
能源学院 |
A3220001N |
碳中和与新能源技术概论 |
1 |
16 |
16 |
|
|
|
|
1 |
|
|
|
|
未来技术学院 |
以上4门课程至少选修2学分(其中《碳中和与新能源技术概论》限选) |
小计 |
28 |
448 |
432 |
0 |
16 |
|
|
|
|
|
|
|
|
|
|
|
创新创业教育 |
必 修 |
B2201010N |
创新创业基础 |
1 |
20 |
20 |
|
|
|
|
|
|
|
1 |
|
|
|
|
创新创业学院 |
B2211010N |
就业指导 |
1 |
16 |
16 |
|
|
|
|
|
|
|
|
|
1 |
|
|
学工部 |
选 修 |
B2201020N |
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 |
1 |
16 |
16 |
|
|
|
|
1 |
|
|
|
|
|
|
|
创新创业学院 |
B2201034N |
本科研讨课 |
1 |
16 |
16 |
|
|
|
|
1 |
|
|
|
|
|
|
|
创新创业学院 |
以上2门课程至少选修1学分 |
小计 |
3 |
52 |
52 |
|
|
|
|
|
|
|
|
|
|
|
|
|
体育 |
必 修 |
B2141010N |
大学体育(1) |
1 |
36 |
32 |
|
|
4 |
|
1 |
|
|
|
|
|
|
|
体育部 |
B2141011N |
大学体育(2) |
1 |
36 |
32 |
|
|
4 |
|
|
1 |
|
|
|
|
|
|
体育部 |
B2141012N |
大学体育(3) |
1 |
36 |
32 |
|
|
4 |
|
|
|
1 |
|
|
|
|
|
体育部 |
B2141013N |
大学体育(4) |
1 |
36 |
32 |
|
|
4 |
|
|
|
|
1 |
|
|
|
|
体育部 |
S1410001N |
体质测试(1) |
\ |
|
|
|
|
|
|
第一学年 |
|
|
|
|
|
|
体育部 |
S1410002N |
体质测试(2) |
\ |
|
|
|
|
|
|
|
|
第二学年 |
|
|
|
|
体育部 |
S1410003N |
体质测试(3) |
\ |
|
|
|
|
|
|
|
|
|
|
第三学年 |
|
|
体育部 |
S1410004N |
体质测试(4) |
\ |
|
|
|
|
|
|
|
|
|
|
|
|
第四学年 |
体育部 |
小计 |
4 |
144 |
128 |
0 |
0 |
16 |
|
1 |
1 |
1 |
1 |
0 |
0 |
0 |
0 |
|
美育 |
选 修 |
B2235013N |
音乐鉴赏 |
1 |
16 |
16 |
|
|
|
|
1 |
|
|
|
|
|
|
|
艺术学院 |
A1620001N |
美术鉴赏 |
1 |
16 |
16 |
|
|
|
|
|
1 |
|
|
|
|
|
|
艺术学院 |
A1620002N |
影视鉴赏 |
1 |
16 |
16 |
|
|
|
|
|
|
1 |
|
|
|
|
|
艺术学院 |
A1620003N |
戏剧鉴赏 |
1 |
16 |
16 |
|
|
|
|
|
|
|
1 |
|
|
|
|
艺术学院 |
A1620004N |
舞蹈鉴赏 |
1 |
16 |
16 |
|
|
|
|
|
|
|
|
1 |
|
|
|
艺术学院 |
A1620005N |
书法鉴赏 |
1 |
16 |
16 |
|
|
|
|
|
|
|
|
|
1 |
|
|
艺术学院 |
A1620006N |
戏曲鉴赏 |
1 |
16 |
16 |
|
|
|
|
|
|
|
|
|
|
1 |
|
艺术学院 |
以上7门课程至少选修2学分 |
小计 |
2 |
32 |
32 |
|
|
|
|
|
|
|
|
|
|
|
|
|
劳育 |
必 修 |
S2710001N |
大学劳动教育(1) |
0.5 |
8 |
4 |
|
|
4 |
|
第一学年 |
|
|
|
|
|
|
学工部 |
S2710002N |
大学劳动教育(2) |
0.5 |
8 |
4 |
|
|
4 |
|
|
|
第二学年 |
|
|
|
|
学工部 |
S2710003N |
大学劳动教育(3) |
0.5 |
8 |
4 |
|
|
4 |
|
|
|
|
|
第三学年 |
|
|
学工部 |
S2710004N |
大学劳动教育(4) |
0.5 |
8 |
4 |
|
|
4 |
|
|
|
|
|
|
|
第四学年 |
学工部 |
小计 |
2 |
32 |
16 |
|
|
16 |
|
|
|
|
|
|
|
|
|
|
全校公共课 |
必 修 |
S2270010N |
入学教育 |
/ |
1周 |
|
|
|
|
|
√ |
|
|
|
|
|
|
|
学工部 |
S2260020N |
毕业教育 |
/ |
1周 |
|
|
|
|
|
|
|
|
|
|
|
√ |
|
学工部 |
选 修 |
于1-7学期开设,开设全校公共选修类通识课程,涵盖科技与文明、社会与法治、艺术与审美、历史与文化、生命与健康、经济与管理、沟通与交流、环保与安全等知识内容,学生至少选修6个学分。 |
各学院 |
小计 |
6 |
96 |
|
|
|
|
|
|
|
|
|
|
|
|
|
|
合 计 |
79 |
1384 |
1128 |
76 |
16 |
52 |
|
|
|
|
|
|
|
|
|
|
*注:1、2年级劳动教育实践教学以公益劳动为主,3、4年级劳动教育实践教学依托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的形式进行。
专业代码: 080102 专业名称:工程力学
教学体系 |
课程体系 |
课程 性质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学时分配 |
考 核 方 式 |
学期分配(学期、学分) |
开课 单位 |
总 学 时 |
理论 |
实验 |
上机 |
其他实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专业教育 |
工程 / 学科基础 课 |
必 修 |
A2015013N |
理论力学B |
4 |
70 |
64 |
6 |
|
|
考 |
|
|
4 |
|
|
|
|
|
理学院 |
A2015015N |
理论力学B(2) |
2 |
32 |
32 |
|
|
|
考 |
|
|
|
2 |
|
|
|
|
理学院 |
A2015022N |
材料力学B |
4.5 |
74 |
64 |
10 |
|
|
考 |
|
|
|
4.5 |
|
|
|
|
理学院 |
A2015025N |
材料力学B(2) |
2.5 |
42 |
32 |
10 |
|
|
考 |
|
|
|
|
2.5 |
|
|
|
理学院 |
A2015033N |
弹性力学A |
4 |
64 |
64 |
|
|
|
考 |
|
|
|
|
4 |
|
|
|
理学院 |
A2015063N |
流体力学A |
3.5 |
58 |
48 |
10 |
|
|
考 |
|
|
|
|
|
3.5 |
|
|
理学院 |
A2082200N |
C/C++语言程序设计 |
3 |
48 |
32 |
|
16 |
|
|
|
|
3 |
|
|
|
|
|
计算机 学院 |
B2020050N |
项目管理与经济分析概论 |
2 |
32 |
32 |
|
|
|
|
|
2 |
|
|
|
|
|
|
管理学院 |
A2014010N |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 |
2.5 |
48 |
32 |
16 |
|
|
|
|
2.5 |
|
|
|
|
|
|
理学院 |
选 修 |
B2095010N |
环境保护与职业 健康概论 |
1 |
16 |
16 |
|
|
|
|
|
1 |
|
|
|
|
|
|
地环学院 |
A2012033N |
常微分方程 |
3 |
48 |
48 |
|
|
|
|
|
|
3 |
|
|
|
|
|
理学院 |
B2041190N |
工程伦理 |
1 |
16 |
16 |
|
|
|
|
|
1 |
|
|
|
|
|
|
建工学院 |
B2250010N |
网络信息检索 |
1 |
16 |
8 |
|
8 |
|
|
|
|
|
|
1 |
|
|
图书馆 |
A20230211N |
热工基础 |
3 |
48 |
48 |
|
|
|
|
|
|
|
3 |
|
|
|
|
理学院 |
B2012040N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
3 |
48 |
48 |
|
|
|
|
|
|
|
3 |
|
|
|
|
理学院 |
B2085033N |
Python编程与应用 |
3 |
48 |
32 |
|
16 |
|
|
|
|
|
3 |
|
|
|
|
计算机 学院 |
B2086110N |
机器学习 |
2 |
32 |
32 |
|
|
|
|
|
|
|
|
2 |
|
|
|
计算机 学院 |
B2012220N |
数学建模 |
3 |
48 |
48 |
|
|
|
|
|
|
|
3 |
|
|
|
|
理学院 |
B2015150N |
专业外语 |
2 |
32 |
32 |
|
|
|
|
|
|
|
|
2 |
|
|
|
理学院 |
B2012193N |
偏微分方程及 数值解 |
4 |
64 |
64 |
|
|
|
考 |
|
|
|
|
|
4 |
|
|
理学院 |
以上10门课程至少选修3学分(其中工科专业《环境保护与职业健康概论》《工程伦理》必选) |
小计 |
31 |
516 |
448 |
52 |
16 |
|
|
|
|
|
|
|
|
|
|
|
专业基础 |
必 修 |
A2022102N |
专业导论 |
1 |
16 |
16 |
|
|
|
|
|
1 |
|
|
|
|
|
|
理学院 |
B2015090N |
机械振动 |
4 |
64 |
64 |
|
|
|
考 |
|
|
|
|
|
4 |
|
|
理学院 |
A2015050N |
有限单元法 |
4 |
64 |
48 |
|
16 |
|
考 |
|
|
|
|
|
4 |
|
|
理学院 |
A2015040N |
实验力学 |
3 |
48 |
32 |
16 |
|
|
考 |
|
|
|
|
|
|
3 |
|
理学院 |
选 修 |
B2015080N |
板壳理论 |
2 |
32 |
32 |
|
|
|
考 |
|
|
|
|
|
|
2 |
|
理学院 |
B2015140N |
断裂力学 |
2 |
32 |
32 |
|
|
|
|
|
|
|
|
|
|
2 |
|
理学院 |
B2012200N |
数学思想及方法论 |
2 |
32 |
32 |
|
|
|
|
|
|
|
|
|
2 |
|
|
理学院 |
以上3门课程至少选修3学分 |
小计 |
16 |
240 |
208 |
16 |
16 |
|
|
|
|
|
|
|
|
|
|
|
专业方向 |
必 修 |
B2013150N |
学科前沿讲座 |
1 |
16 |
16 |
|
|
|
|
|
|
|
|
|
|
1 |
|
理学院 |
A2054940N |
机械设计基础B |
3.5 |
56 |
48 |
8 |
|
|
|
|
|
|
|
3.5 |
|
|
|
机械学院 |
B2015130N |
分析力学 |
2 |
32 |
32 |
|
|
|
|
|
|
|
|
2 |
|
|
|
理学院 |
B2015100N |
工程软件及应用 |
2.5 |
40 |
32 |
|
8 |
|
|
|
|
|
|
|
3 |
|
|
理学院 |
选 修 |
B2015120N |
塑性力学 |
2 |
32 |
32 |
|
|
|
考 |
|
|
|
|
|
|
2 |
|
理学院 |
A2012100N |
数值分析 |
4 |
64 |
64 |
|
|
|
考 |
|
|
|
|
3 |
|
|
|
理学院 |
A20230210N |
工程材料基础 |
3 |
48 |
48 |
|
|
|
|
|
|
|
|
3 |
|
|
|
理学院 |
A2042090N |
结构力学 |
3 |
48 |
48 |
|
|
|
考 |
|
|
|
|
4 |
|
|
|
建工学院 |
B2042110N |
土木工程概论 |
2 |
32 |
32 |
|
|
|
|
|
|
2 |
|
|
|
|
|
建工学院 |
B2044103N |
岩土工程数值分析 |
3 |
48 |
32 |
|
16 |
|
|
|
|
|
|
|
|
3 |
|
建工学院 |
B2042120N |
岩石力学 |
3 |
48 |
32 |
16 |
|
|
|
|
|
|
|
|
4 |
|
|
建工学院 |
B2031070N |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 |
3 |
48 |
44 |
4 |
|
|
|
|
|
|
|
|
3 |
|
|
能源学院 |
以上8门课程至少选修2学分 |
小计 |
11 |
176 |
160 |
8 |
8 |
|
|
|
|
|
|
|
|
|
|
|
合计 |
57 |
932 |
816 |
76 |
40 |
|
|
|
|
|
|
|
|
|
|
|
专业代码:080102 专业名称:工程力学
教学体系 |
课程体系 |
课 程 性 质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学时分配 |
考 核 方 式 |
学期分配(学期、学分) |
开课 单位 |
总 学 时 |
实验 |
上机 |
其他实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集中实践 教学
|
独立设课实验 |
必 修 |
S2013010N |
物理实验(1) |
1 |
24 |
24 |
|
|
|
|
1 |
|
|
|
|
|
|
理学院 |
S2013011N |
物理实验(2) |
1 |
30 |
30 |
|
|
|
|
|
1 |
|
|
|
|
|
理学院 |
S2013150N |
振动测试 |
0.5 |
16 |
16 |
|
|
|
|
|
|
|
|
0.5 |
|
|
理学院 |
S2210030N |
军事理论 |
2 |
36 |
|
|
|
|
2 |
|
|
|
|
|
|
|
武装部 |
S2280030N |
形势与政策 |
2 |
32 |
|
|
|
|
每学期4学时讲座 |
马院 |
选 修 |
B2201034N |
本科研讨课 |
1 |
16 |
16 |
|
|
|
|
|
|
|
|
|
|
1 |
创新创业学院 |
小计 |
7.5 |
154 |
86 |
|
|
|
|
|
|
|
|
|
|
|
|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
必 修 |
S2210020N |
军训 |
2 |
2周 |
|
|
|
|
2 |
|
|
|
|
|
|
|
学工部 |
S2012200N |
认识实习 |
1 |
1周 |
|
|
|
|
|
|
|
1 |
|
|
|
|
理学院 |
S2012210N |
毕业实习+劳动实践 |
2 |
2周 |
|
|
|
|
|
|
|
|
|
|
|
2 |
理学院 |
S2012220N |
毕业设计(论文) |
13 |
13周 |
|
|
|
|
|
|
|
|
|
|
|
13 |
理学院 |
S2022101N |
公益劳动 |
|
1周 |
|
|
|
|
|
1 |
|
|
|
|
|
|
理学院 |
S2013160N |
有限单元法课程设计 |
2 |
2周 |
|
|
|
|
|
|
|
|
|
2 |
|
|
理学院 |
|
|
|
|
|
|
|
|
|
|
|
|
|
|
|
|
|
选 修 |
S2023211N |
科研训练1 |
2 |
2周 |
|
|
|
|
|
|
|
2 |
|
|
|
|
理学院 |
S2230021N |
英语听说训练 |
1 |
1周 |
|
|
|
|
|
|
|
1 |
|
|
|
|
人外学院 |
S2111200N |
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练 |
1 |
1周 |
|
|
|
|
|
1 |
|
|
|
|
|
|
计算机学院 |
S20230212N |
科研训练2 |
1 |
1周 |
|
|
|
|
|
|
|
|
1 |
|
|
|
理学院 |
S2012240N |
数学实验 |
3 |
3周 |
|
|
|
|
|
|
3 |
|
|
|
|
|
理学院 |
S2051130N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
2 |
2周 |
|
|
|
|
|
|
|
|
2 |
|
|
|
机械学院 |
S2013140N |
工程力学设计/综合性实验 |
1 |
1周 |
|
|
|
|
|
|
|
|
|
|
1 |
|
理学院 |
S2013130N |
工程力学软件应用及设计 |
2 |
2周 |
|
|
|
|
|
|
|
|
|
|
2 |
|
理学院 |
S2013160N |
数学方法应用实践 |
3 |
3周 |
|
|
|
|
|
|
|
|
|
|
3 |
|
理学院 |
以上9门课程至少选修7学分 |
小计 |
27 |
28周 |
|
|
|
|
|
|
|
|
|
|
|
|
|
合计 |
34.5 |
154+28周 |
|
|
|
|
|
|
|
|
|
|
|
|
|
总计 |
172.5 |
2470+28周 |
|
|
|
|
|
|
|
|
|
|
|
|
|
*备注:专业实践+劳动实践指劳动教育依托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金工实习+劳动教育中体现劳动教育,学生进行机械加工,并整理作业区域,并撰写一份金工实习+劳动教育实践劳动体会报告交给实践课程负责教师,由实践课程老师综合金工实习、劳动积极性和劳动体会给出学生该门实践课程的综合成绩,成绩具体比例由实践课程负责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专业代码: 080102 专业名称:工程力学
第二课堂 |
模块 |
内 容 |
最低学分 |
学期安排 |
德育 |
荣誉奖励 |
2 |
第1-8学期 分散进行 |
党团活动 |
主题教育 |
志愿服务
|
创新 创业 教育 |
创新创业(科技)竞赛 |
4 |
科研实践 |
学术成果 (专利、论文、获奖) |
专业能力证书 |
体育 |
早 操 |
2 |
体育竞赛 |
体育活动 |
美育 |
文化活动 |
1 |
文艺社团建设 |
书法、文艺作品 |
劳育 |
日常生活活动 |
1 |
专业服务劳动 |
社会实践 |
勤工助学 |
备注:第二课堂10学分根据《西安科技大学本科生第二课堂教育学分考核认定办法》评定。
十、教学进程表
教学周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学年 |
学期 |
教学进程 |
一 |
1 |
入学教育 |
军事 训练 |
理论教学16周 |
考试1周 |
假期 |
2 |
理论教学16周 |
考试1周 |
金工实习2周、 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练1周 |
假期 |
二 |
3 |
理论教学16周 |
考试1周 |
数学实验3周 |
假期 |
4 |
理论教学16周 |
考试1周 |
认识实习1周,科研训练1 2周 |
假期 |
三 |
5 |
理论教学16周 |
考试1周 |
科研训练2 1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2周 |
假期 |
6 |
理论教学16周 |
考试1周 |
生产实习1周 有限单元法课程设计2周 |
假期 |
四 |
7 |
理论教学16周 |
考试1周 |
工程力学设计/综合性实验1周 工程力学软件应用及设计2周 |
假期 |
8 |
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 |
毕业教育 |
离校 |
备注:各学院可根据本专业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第5-8学期实践教学环节起止周次。